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西北汉子的粗犷硬朗、湘绣的柔美精致,两者碰撞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来自甘肃武威的“00后”小伙刘兆坤,跨越山海,来到湖南工业美术职业学院学习湘绣,成为学院里为数不多的“绣郎”。
“我自己选择的,我相信一定可以做好。”11月2日,面对三湘都市报记者,刘兆坤表示,湘绣不仅是一门精彩绝伦的技艺,也是他的热爱与追求。

(刘兆坤正在挑选绣线)
历时一月,小伙绣出漫天烟花
黑色底布,以白、黄、红色为主线色调,配合细密的针脚,漫天烟花被定格在方寸之间。精湛的绣工,绚烂的色彩,耳边仿佛听到烟花啸叫着冲上夜空,朵朵绽放。这是刘兆坤与同专业同学历时一月完成的湘绣作品,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大男孩,能有如此精细的手艺。
“这个作品一开始做起来并不简单,光是选择绣线的颜色都修改了很多次。”想要绣出烟花的美,色彩的选择极为重要。一开始,他选择了彩色的绣线,但是呈现效果并不佳。画面虽然色彩丰富,但却稍显杂乱。

(刘兆坤的烟花湘绣作品。 受访者供图)
眼看作品即将完工,但追求完美的刘兆坤还是决定推翻重来。要颜色绚丽也要画面和谐,几经钻研,他决定选好主色绣线,再用其他颜色的绣线进行点缀。多次修改之后,作品终于达到了刘兆坤的心中预期。
大胆创新,做好“绣郎”不容易
刘兆坤创作的湘绣作品并不少,如今的他,早已学会20种针法,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类作品。
2020年,远在甘肃武威的刘兆坤,在自己的高考志愿上郑重地填上湘绣专业。对于这极其少见的专业,家里人都表示不理解。“他们觉得这应该是女孩子学习的专业,我一个男的大老远跑过去学绣花,很不靠谱。”对于湘绣,刘兆坤早已耳闻。对于这种技艺的热爱和好奇,促使他跨越近两千公里来到湖南。

(刘兆坤的湘绣作品。)
做“绣郎”并不容易,偌大的湘绣专业,包含刘兆坤在内仅有6名男生。“绣湘绣最重要的是一双灵巧的手,男生的手和女生相比更难操作。”为了改变这个先天不足,从来不在意细节的他,开始涂起了护手霜,为了减少手部老茧的产生,还学会了用温水泡手护理。每次工作之前,他还会带好耳机,沉浸在一针一线中。
“湘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年轻人有传承的义务,我认为湘绣并不是女生的专属。”如今已经毕业的刘兆坤决定留在湖南,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以湘绣为基础做出创新。
责编:李爱华
来源:三湘都市报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